网站首页 关于宏源 产品中心 新闻动态 荣誉资质 在线留言 联系我们  
公司新闻行业新闻行业知识

公司全名:宝鸡市宏源钛业有限公司
地址:宝鸡市高新区高新十八路南段
手机:15332275975
电话:0917-3800816 
传真:0917-3969886
邮箱:hyti@hyti.cn
网址:http://www.hyti.cn

首页 - 文章中心
文章来源:网上搜集 访问3358次 2015-08-14 10:35:12

  钛,作为新金属材料只有50多年的历史,然而,由于它具有一系列优异的性能,使其发展速度非常快,现已成为工程技术及高科技领域中的关键材料及支撑性材料。钛有望成为继铁、铝之后崛起的″第三金属″,甚至有人将21世纪称为是″钛的世纪″。
  钛由于它的优异特性,被广泛用于航空、航天、化工、石油、冶金、轻工、电力、海水淡化、舰艇和日常生活器具等工业生产中。金属钛生产从1948年至今才有半个世纪的历史,它是伴随着航空和航天工业而发展起来的新兴工业。它的发展经受了数次大起大落,这是因为钛与飞机制造业有关的缘故。但总的说来,钛发展的速度是很快的,它超过了任何一种其他有色金属的发展速度。这从全世界海绵钛工业发展情况可以看出:海绵钛生产规模60年代为60kt/a,70年代为1lOkt/a,80年代为130kt/a,到1992年已达140kt/a。实际产量1990年达到历史最高水平,为105kt/a。1995年钛的市场开始回升,主要由于B777等民用飞机和高尔夫球杆等民用钛量大幅度增加, 1996年钛的需求量达到一个新的高点。专家预测今后几年内钛的需求量将继续较大幅度增长。
  钛的资源极其丰富,其含量占地壳重量的千分之六,可开采年限仅次于铁,可达五六千年以上。中国的钛资源居世界之首,据统计,中国的钛矿储量是世界已探明储量的64%左右,这为中国发展钛工业和扩大应用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
  目前,主要的产钛大国为俄罗斯、日本、美国、哈萨克斯坦、乌克兰、英国和中国等少数国家掌握完整的工业生产技术。目前,世界上有能力生产海绵钛生产厂家仅有:美国的 钛冶金公司、日本的住友钛公司和东邦钛公司、俄罗斯的阿维斯玛镁钛联合企业、哈萨克斯坦的马斯季卡缅诺戈尔斯克镁钛联合企业、乌克兰的第聂伯镁钛联合企业、中国的陕西。
  虽然,中国形成了一批国有与民营钛产业。但是我们也清醒地看到,中国钛工业的总体规模很小,海绵钛和钛材产量均在2500吨/年左右,仅占世界总量的3~5%,与美、日、俄有数量级的差距。钛材总体供不应求,进口钛材产量逐年增加。然而,中国钛材生产能力并未饱和,还存在开工不足现象。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可能是多方面的,但钛及钛合金材料研究与开发,特别是开发工作薄弱,整个钛产业链不通畅,无疑是重要原因之一。
  我国钛材开发中的问题大致可概括如下:
  (1)合金牌号多而品种规格少,开发深度不够。除Ti-6Al-4V合金的品种、规格略多一些外,绝大多数合金均存在品种单一、规格少、不配套的问题。大锻件、型材、焊管、长管、宽厚板、带材、带卷、大棒、焊丝是普遍的短缺品种。设计师想利用国产钛材,但往往只能作非常有限的选择。用户真正选用某个钛牌号时,常常要立项开发,出现“买不到、等不及、用不起”的情况,只得转而向国外求购。也就是说钛材虽有国内市场,但钛产业发展不起来。
  (2)材料应用开发面狭窄,合金用途单一。许多有前景的应用领域没组织力量开发,相关的应用技术难题(如成形、机加、焊接、表面处理)等没有很好解决,合金技术潜力没有充分发挥。
  (3)缺少创新性开发。钛合金研究主要是仿制,跟踪俄、美、日、英、法等国,钛材的开发从航空航天用材到化工、体育用品用材的开发也基本上是仿制。有些材料虽然可以出口(如高尔夫球头),但没有自己的品牌。
  (4)钛治炼和加工的基础工作薄弱,在降低产品成本方面没什么重大突破,同发展较快的镁、铝相比,竞争力相对下降。
  上述状况的出现,有技术与非技术两方面的原因,非技术方面的原因也许起着更大的作用。例如:
  (1) 投资渠道少,开发投资力度小。开发是风险大的投资,研究院所投不起,企业不愿投。一些国营单位,开发费用主要靠国家军工项目拨款,这是一种“有限目标、有限费用、做有限工作”的浅层开发或初级开发。许多合金开发仅是针对某一特定用途而进行的,延伸性开发工作没有开展。因而品种规格及应用范围都十分有限。创新性强而风险更大的开发工作自然就更没人敢做。
  (2) 没有形成低成本、高效率的开发体系和开发机制。从全国来看,钛材的开发除军工用材之外带有很大的自发性、盲目性和同水平重复现象。缺乏有组织的分工与布局。在钛材开发过程中,竞争与协作的关系,开发单位与示范单位、上游企业与下游企业的关系常处理失当,开发资源(熔炼、加工、检测装备与信息)缺乏有效的共享,造成开发成本高,周期长而开发深度不足。
  (3) 其它观念性障碍。如照搬照抄,“忠于原著”的保守思想,扼杀了研发者的创新积极性;保密问题处理不当,造成研发与应用脱节,造成浪费;研发者市场观念淡薄,技术服务不到家。 总之,如果没有足够的投资力度,如果方方面面的关系不理顺,开发者的权益与积极性得不到有效保护,观念不更新,钛材的开发就不能顺利,整个钛工业就难以迅速发展。
  鉴于上述一些实际情况,各国电脑设备材料制造厂认为:钛的优良性能和广泛的适用性已无容置疑,采用中国钛的主要障碍是成本高,性价比低。降低成本的首要关键是革新冶炼工艺,降低原生金属成本,其次是发展低成本的钛合金和开发有利于降低加工与应用成本的新工艺、新技术和新设备。如果中国能加强利用攀枝花的低品位共生岩钛矿研究,生产低成本的海绵钛或合金海绵钛,高速新型DVD光磁设备生产材料商将有机会大量采用中国钛。


1  


  上一篇:钛电极在电化学反应中的优势  
  下一篇:钛及钛合金在汽车工业上的应用  
Copyright © 2008 - 2024 hyti.cn. All rights Reserved.
宏源钛业 版权所有 技术支持:宝鸡商务网 备案号:陕ICP备19022830号-2